全过程质量管理
全过程质量管理理论学习-医院质量管理主要基础工作1(
医院质量管理主要基础工作-标准化管理 1.概念 (1)标准:是对于可重复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2)标准化: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可重复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标准、贯彻标准和修订标准,达到统一有序,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目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标准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处在标准与非标准相互转化的动态发展过程中,这一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每完成一个循环,标准水平就提高一步。因此,一方面标准要配套系列、构成标准体系实现全面化、系统化;另一方面由非标准向标准转化实现科学化、定量化。 (3)标准化管理:是现代化科学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是职能部门人员,对系统工作项目按照标准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过程,也是以标准的制定、实施、监督、修订的反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2.医院标准体系 医院标准体系是指医院标准化有关的标准系列,这些标准之间存在着相互依据、相互制约、互相补充的内在联系,形成科学的整体。 (1)根据标准的制定权限,适应领域和有效范围,医院标准分为:①国际标准:指由国际上权威组织制订,并为国际上承认和通用的标准,如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标准;②国家标准:指由国家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标准;③部标准:主要指国家卫生部或其他主管部门批准发布的,卫生系统范围内统一的标准;④地方标准:指地方政府及省市卫生厅局制订并批准发布的标准;⑤医院标准:指各个医院自己制订、经院长批准公布的标准。 (2)根据医院质量管理结构和内容分为:①基础标准。它是构成医院管理要素的标准,包括人员配置、机构设备、技术质量、物质保证和时间等标准;②工作标准。是指将基础标准有机结合并综合运用于各项工作之中,以达到管理目标的要求,如医院工作制度、医院工作人员职责等;③考评标准。是对医院各方面工作是否达到组织目标进行衡量、评价、考核以及奖惩的标准,如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价的综合指标、卫生经济管理评价指标等。 (3)按照医院管理功能、作用及用途分为目标、判定标准、控制标准、措施实施标准和评价标准。 (4)按照医院管理性质分为医疗技术标准、医院管理标准和经济管理标准。 3.医院质量管理常用标准医院质量管理标准是指在医院质量管理活动中,为了进行科学管理,充分行使质量管理职能、合理组织协调统一医院各方面工作及事物而制订的各项管理工作准则与规范,是医院质量管理具体工作科学化、最优化、规范化的保证。 (1)医疗技术标准:①医疗技术方法标准:是指医疗技术活动中的规定,是医疗技术工作中的原则依据。主要包括:疾病的诊断标准、疾病转归判定标准、病历书写质量标准、处方书写规定以及各种疾病护理常规等。②医疗技术操作标准:通常称为医疗技术操作常规,是医疗技术中作业的标准,也是实际的技术操作程序要求和质量要求。医疗技术操作标准主要包括:一般医疗技术操作常规,如各种穿刺技术、插管技术、引流技术、复苏技术、输血技术等;专科专业诊疗技术操作常规,如各项功能检查、内窥镜检查、导管技术、血液透析、心脏起搏技术、各种手术操作规程等;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特别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医技部门各项技术操作常规等。 (2)医疗质量管理标准:①医疗质量措施实施标准:指某种医疗质量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每个人、每个部门或单位对某些工作要求做什么和怎样做的质量标准。主要表现形式是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岗位责任制、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各种技术操作常规和规程。②医疗质量的判定标准:指衡量某种技术质量的统一规范,是质量控制标准和质量检查标准的前提和基础性标准。常用的有各种疾病的诊断标准、各种疾病的治愈、好转等疗效标准、医院感染分类诊断标准等等。③医疗质量控制标准:指对医疗质量进行科学和有效控制的标准。可分为绝对控制标准和警戒性控制标准。绝对控制标准是必须严格执行的质量标准。如其器械、物品消毒合格标准、药品质量合格标准等;警戒性控制标准是经过统计学处理后,制订出标准指标和控制限。用标准值或控制限来判断医疗质量和工作质量,对超出标准者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对策。 (3)医院评价标准:一般由评价指标体系构成,评价指标应具有代表性、确定性,有评价意义和区别能力且相互独立。医院评价标准可以是专项评价标准、如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工作效率等单项评价标准;也可以是综合评价标准,如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标准,以医院建设、医院管理、医疗技术水平、工作质量、成本效益、医德医风建设等医院各项工作作为全面评价内容的医院管理综合评价标准。 4.医院质量标准化管理医院质量标准化管理是指依据医院质量标准对医院管理质量工作实施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定量的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基础,亦是医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对医院质量标准化管理的理解应包括:①医院质量标准化管理是以标准化方法为基础,将标准化渗透到医院工作的各个领域,贯穿于医院工作的全过程,以提高人员素质和医院整体功能,进而提高医疗质量。②医院质量标准化管理有赖于医院质量标准细则的制订和管理监督机构的督促和指导,将医院质量管理对象和内容纳入标准化工作之中。③医院质量标准化管理对医院质量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医院科学管理的法规性依据,具有纪律和法律约束力,以它为依据衡量和判定医院工作人员工作质量。 (1)基本特征:①医院质量管理的一切活动依据标准,即依照医院质量标准实施管理,通过管理实现标准;②一切指标落实到人,即指标同工作者联系,明确达到目标责任;③一切评价运用事实和数据,即运用一系列的指标数据,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管理方法;④一切工作重视思想教育,即强调全员管理,强化标准意识。 (2)管理程序:①制定标准。建立制定标准机构、确定标准项目、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科学论证及验证、起草及报批;②执行标准。提出贯彻计划、准备实施、贯彻实施、监督检查;③标准的评价。包括对标准的评价和对标准化管理的评价;④修订标准。在评价的基础上,对原有标准进行必要修改,使之能够适应医学科学进步及客观事物发展的需要。 (3)常用的标准化形式:根据标准化的本质,按照标准化的原则形成的标准化所特有的方法,其有别于统计学中的标准化法。①程序化。是指把工作的全过程按照严格的逻辑关系形成规范化程序的标准化方法。标准的制订与贯彻都是按照程序化方法进行的。没有程序化,就不会有最佳秩序。医院日常业务性工作和各项工作程序都有固定的程序和规矩。②统一化。把同一事物的两种以上的表现形式归并为一种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统一化的目的是为了使人们对标准对象具有共同的认识,从而采取一致行动,建立共同遵守的秩序,其实质是使标准化对象的形式、功能或其他技术特征具有一致性,并把这种一致性通过标准确定下来。医院需要进行大量的统一化工作,如概念、术语、代号、标志、诊疗方法和管理制度等。③规范化。是对具有多样性、相关性的重复事物,以特定的程序和形式规定的标准或准则。如医院道德规范、职业规范、技术规范、语言规范等。
规范化指制订、颁布及实施规范的过程,是建立医院协调统一组织行为的一种标准化管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