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访问 | English

新闻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公告通知 >> 正文

公告通知

调研公告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8-08
字号:
+-1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HIS信息系统升级改造项目”进行采购前期调研工作。

  《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明确规定:采购人应当对采购标的的市场技术、服务、价格等情况进行市场调查,科学合理确定采购需求。

《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采购需求应当符合法律法规、政府采购政策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

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采购需求管理的通知》(财库〔2021〕22号)要求:1000万元以上的货物、服务采购项目,3000万元以上的工程采购项目应当开展需求调查。

现面向市场主体公开开展需求调查,目标是在确保项目及时启动的前提下,充分收集相关信息,并进行汇总分析,以促进项目需求的顺利编制和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现邀请合格商场参与并就下列需求提交相关资料。

  一、调研内容:详见附件)

  二、调研报名时间、地点、联系方式:

  1.报名时间:2025年8 月8日至2025年8月 13日(节假日顺延),上午8:30--11:00,下午13:30--16:30(北京时间)。

  2.提交报名资料的地点:北京市东城区大华路1号仁发大厦409(同仁医院行政楼409)

3.联系人: 李老师,联系方式:13810075403 E-mail:kill-mouse@163.com(电子版文件发送此邮箱)

冯老师,联系方式:13520007051

  三、报名资料以及要求(需加盖单位公章并按下列顺序统一装存成册,资料提供不齐全的将被拒绝):

  1. 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

  2.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加盖公章并签字;

  3. 授权委托书及被授权人身份证复印件加盖公章并签字(授权委托书中注明委托事项及相关事宜);

  4. 行业从业资质证明(如涉及)复印件加盖公章;

5. 国家有关部门对相关服务有强制性规定或要求的(如涉及),必须符合相应规定或要求,同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及资料并加盖公章。

6. 针对于本项目的成熟案例(优先参考北京市属医院相关案例)

7. 针对本项目拟定的整体方案、投入服务团队人员情况、其他增值服务等

  四、采购人信息:

  名 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

  我单位承诺,对报名供应商所提供的信息予以保密,未经供应商许可不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附件1:

一、HIS系统升级需求

(一)项目目标

我院拟新建一套医院信息系统,以安全架构为基构建符合国标并满足未来3-5年发展需求的新平台,支撑“一院两区三所”线上线下一体化精细化管理。

采用先进技术满足当前及未来五年需求;基于SOA架构,遵循HL7/FHIR等国际标准整合数据与服务;符合国家卫健委规范及互联互通、智慧医疗、智慧服务等测评标准。产品成熟、功能齐全、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具备高灵活性、扩展性,保障高峰期性能。

(二)业务需求

1. 患者服务业务需求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优化就医流程、减少患者的就医负担、拓宽医疗服务边界,为患者提供医院信息查询、预约挂号、导医分诊、报道候诊、就医检查、缴费结算、随访等全流程便捷服务;利用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预问诊机器人,对患者进行详细全面的症状询问,对常见症状的自动精准分诊,提前为医生提供丰富的患者信息,提高就诊效率;搭建多模态交互的智能随访,通过语音、视频等多种沟通方式,方便医护人员与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

2. 医疗运行业务需求

遵循生态化发展、数字化协同及跨机构联动的指导原则,按照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五级乙等、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6级,以及智慧服务三级、智慧管理三级要求,全面推进医疗信息化系统升级,涵盖门诊、急诊、住院、医技、护理、疾病预防、医疗管理等方面,为临床业务科室以及门诊部护理部等职能处室日常工作提供支撑,同时运用人工智能辅助医疗,提高诊断、治疗的效率以及诊疗的精准度,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3. 运营保障业务需求

医院运营保障致力于实现精细化管理,覆盖人力资源、财务资产、设备物资、药品耗材等核心领域,通过整合预算编制、成本核算、绩效监控、资产运维等全流程数据资源,对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追踪、能耗动态监测预警、科室预算执行分析等进行精细化管控,为学科发展投入、绩效分配优化、设备采购论证等管理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全面提升医院资源配置科学性和运营管理质效。

4. 科研教学业务需求

数据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整合眼科、耳鼻喉等优势学科分散的专病数据,结合信息化、人工智能技术,为科研项目、科研转化、科研分析等提供支撑,辅助科研人员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教学管理主要包括一些教育管理、师资管理、培训考核、知识管理、学生管理等,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效率,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国家医学中心聚集优质医疗资源和高端人才,进行前沿性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推动医学科技的进步,提升国家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5. 体系协同业务需求

在北京同仁医院的医疗业务发展中,面对多院区的协同需求,通过多学科会诊机制,整合专业团队为复杂病例提供综合诊疗方案;实施双向转诊系统,确保患者在医院间的顺畅转诊与信息传递;推广远程医疗,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落实分级诊疗,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使患者能够在最适合的医疗机构获得及时的医疗服务;以及加强与国家医学中心的科研和教学协同,促进医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6. 智慧转型业务需求

我院作为一所是一所以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的大型综合三甲医院。年门诊量300余万人次,年手术量手术超17万人次。面对持续攀升的诊疗需求与精细化服务要求的双重挑战,亟需通过智能化应用建设破解三大核心问题:其一,传统服务流程难以满足患者体验升级需求,现有服务流程难以满足;其二,多院区运营协同效率待提升,需通过医疗行为数据分析动态优化跨院区人力资源配置,智能化生成跨院区资源计划。此外,还需要AI技术赋能打造“数据中台+专科知识库”双驱动架构,支撑我院国家级重点专科的临床科研数据治理,助力医院实现从“规模发展”向“智慧研究型医院”的战略转型,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化示范样板。

7. 兼容适配信创运行环境的需求。

(三)功能需求:

结合同仁医院现有的应用系统情况,结合医院整体发展规划情况,通过HIS系统升级方式,从智慧医疗、智慧管理、智慧服务三个维度建设覆盖全院业务的信息系统,为业务发展实现“信息化、规范化、精细化”的信息化支撑。整体功能需求清单如下:

1-1 智慧医疗功能清单

序号

系统

子系统名称

子模块

门诊诊疗服务

门诊预约挂号系统


门诊分诊系统


门诊收费系统


门诊MISPOS


门诊医生工作站


门诊护士工作站


门诊药房管理系统


门诊应急管理系统


多学科会诊(MDT)管理系统


10 

智慧门诊号源管理


11 

脱卡门、急诊全流程应用


12 

门诊手术管理系统


13 

急诊诊疗服务

急诊挂号系统


14 

急诊预检分诊系统


15 

急诊收费系统


16 

急诊MISPOS


17 

急诊流水医生工作站


18 

急诊流水护士工作站


19 

急诊留观医生站


20 

急诊留观护士站


21 

急诊抢救医生站


22 

急诊抢救护士站


23 

急诊叫号系统


24 

急诊交接班系统


25 

门、急诊配液管理系统


26 

急诊输液管理系统


27 

急诊会诊管理系统


28 

急诊药房管理系统


29 

急诊质控统计系统


30 

急诊设备集成管理


31 

急诊院前接口


32 

急诊移动护理系统


33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系统


34 

院前急救医疗工作站


35 

急诊应急管理系统


36 

住院诊疗服务

 

住院医生工作站


37 

住院护士工作站


38 

住院出入转系统


39 

住院收费系统


40 

住院MISPOS


41 

住院中心药房系统


42 

床位管理中心


43 

日间手术管理系统


44 

临床路径


45 

电子病历

 

门(急)诊电子病历


46 

住院医生电子病历


47 

病历质控系统


48 

电子病历归档系统


49 

住院病案管理系统


50 

专科电子病历


51 

系统基础管理

基础数据管理平台


52 

基础平台


53 

患者基本信息管理系统


54 

数据标准化改造


55 

信息平台

服务总线

平台管理

56 

服务管理

57 

消息管理

58 

标准管理

59 

流程管理

60 

监控管理

61 

主数据管理

患者主索引

62 

术语和字典

63 

统一用户和单点登录


64 

综合数据

 

抗菌药物统计查询分析


65 

院长查询系统


66 

阳光用药系统


67 

指标Cube系统


68 

基础数据查询


69 

统计查询套件


70 

个性化报表需求


71 

核算报表系统


72 

财务报表系统


73 

病案统计系统


74 

三级医院绩效考核上报系统(标准版)


75 

医耗联动数据报表


76 

电子病历共享工程上报


77 

医改监测平台上报


78 

知识库产品

临床诊断管理平台

医学知识库构建平台

79 

基于知识库的结构化诊断系统

80 

临床知识库


81 

临床专科

临床治疗系统


82 

医技系统

检验信息系统

实验室质量管理系统

83 

检验信息管理系统

84 

试剂管理系统

85 

微生物信息管理系统

86 

检验预约叫号

87 

对接医院检验设备接口

88 

会诊管理系统

会诊管理系统


89 

体检系统

体检系统


90 

移动医生

移动医生工作站


91 

科教研管理

临床科研数据管理系统


92 

医保服务

医保服务(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军休、依照、离休、工伤等社会医疗保险)

93 

医保智能监管系统


94 

医耗联动医保退费功能


95 

医嘱信息共享


96 

新农合跨省就医


97 

单病种上报


98 

医保精细化管理系统


99 

北京医保APP及医保移动支付


100 

门诊慢特病异地直接结算工作HIS系统改造


101 

全量信息上传


102 

北京市医保电子凭证全流程应用


103 

医耗联动医保退费功能


104 

双通道药品管理


105 

商保管理功能


106 

DRG管理系统


107 

医保结算清单管理与质控系统


108 

继承现有版本医保功能


109 

医保其它相关政策要求


110 

电子票据

电子票据管理平台


111 

物流管理与资产管理

物流管理

采购管理系统

112 

库存管理系统

113 

高值耗材管理系统

114 

耐用品管理系统

115 

医嘱核销系统

116 

无形资产管理系统

117 

资产管理系统

118 

接口

临床服务类集成接口


119 

电子病历对外接口


120 

药房药库对外接口


121 

综合查询对外接口服务


122 

医技产品对外接口


123 

医生站对外接口


124 

护理组对外接口


125 

第三方互联网医院接口


126 

院外平台类集成接口


127 

公共卫生网络直报接口


128 

医保对外接口服务


129 

患者第三方支付服务


130 

窗口第三方支付服务


131 

计费接口服务


132 

运营管理类集成接口


133 

物资管理对外接口


134 

患者服务类集成接口


135 

数字签名基础服务系统


136 

电子签名接口服务


137 

检查预约平台接口服务


138 

114预约线上互联系统HIS接口


139 

医管局抗菌药物数据信息化上报接口


140 

新农合跨省就医接口


141 

LIS、PACS、随访、设备管理平台、自助采血、病房自助采血、检查预约平台、危急值、血透、重症、手麻、病理、移动护理、自助机、小程序、配液、自助发药、电子病历、眼科专科病历、日间病历、产科病历、眼科PACS、SPD、发药机、包药机、摆药机、北京CA、合理用药、传染病上报平台、输血等医院现有对接系统


142 

系统上线期间其它新上线的系统接口


 

1-2 智慧管理功能清单

序号

系统

子系统名称

子模块

物流管理与资产管理

物流管理

采购管理系统

库存管理系统

高值耗材管理系统

耐用品管理系统

医嘱核销系统

无形资产管理系统

资产管理系统

HRP

成本核算管理系统


HRP业务基础平台


10 

合同管理系统


11 

医政医务一体化管理

医政管理

重大非传染病疾病上报系统

12 

食源性疾病管理及数据上报

13 

健康教育及科普工作

14 

HQMS数据上报系统

15 

传染病管理

16 

院内感染管理系统

17 

死亡证明书管理

18 

临床路径管理系统

19 

医师资质授权管理

20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21 

不良执业行为管理系统

22 

手术分级管理

23 

手术申请、排台等管理

24 

医德医风管理系统

25 

电子病历评级管控平台

26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系统

27 

医政质量管理

核心制度监管平台

28 

医疗质量综合监管平台

29 

药事管理

药品供应

药库管理系统

30 

中草药房管理系统

31 

毒麻精特殊药品管理系统

32 

集采药品管理系统

33 

指令性任务

指令性任务

系统上线前政策指令性任务

34 

数据迁移

数据迁移

基础数据迁移、原有数据应用、全量数据对接数据中心

35 

统一叫号

排队叫号(门诊、住院、特需、药学、输液、治疗等)


36 

专科特需门诊叫号系统


37 

专科特需门诊药学叫号系统


38 

其它服务

所建设内容模块达到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6级要求及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五级乙等的要求


39 

所建设内容模块达到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级的要求


40 

所建设内容符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要求


41 

配合其它系统进行相关接口改造,以配合其它系统达到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6级、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五乙、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级水平


42 

技术服务要求

特殊要求:

1.一体化展现

2.多院区支持

3.支持国产化数据库,如国家强制要求切换国产化数据库,需要提供预案

4.支持国产浏览器

5.具有接入AI的条件和场景要求

6.新HIS系统切换上线后,各系统无缝对接,历史数据需要对接


 

1-3 智慧服务及其它功能清单

序号

系统

子系统名称

子模块

1

互联网医院+小程序

互联网+基础平台

互联网开放平台

2

互联网支付平台

3

消息平台

4

互联网业务管理平台

5

互联网+患者服务

医院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

6

互联网医院患者微信小程序

7

药品配送服务

8

互联网+医生服务

互联网医院医生APP应用

9

互联网医院医生PC端工作站

10

互联网+宣教

内容管理平台

11

互联网+系统监管

对接互联网医院监管平台

12

互联网+其他

现有互联网医院版本升级

13

IPV6

14

互联网+线上集成服务

1.即时通讯服务

15

2.视频服务

16

3.人脸核身、人脸识别

17

4.OCR 识别

18

AI应用

DeepSeek深度对接HIS

DeepSeek-DRG智能分析、DeepSeek-AI智能总检

19

基于大模型的AI智能服务

智能问答、智能导诊、智能预问诊等

 

(四)性能需求:

1. 性能可靠性需求:

软件系统与硬件须保证“7 X 24 小时X 365 天”连续安全运行,验收合格后年宕机次数应小于2 次(不含2 次),宕机恢复时间不能超过15 分钟;在不影响前台录入、运算、查询、检索速度的前提下,数据必须在服务器中保持5 年以上在线存储能力,随着数据量的增长、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软件的运行速度不得低于安装时运行速度的80%。

2. 响应时间需求:

在操作人员熟练的前提下,数据录入操作时应达到无等待时间。

业务操作处理响应时间小于2秒;

统计分析类操作时输出时间小于30 秒;

(五)安全需求

为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快数字化建设进程,根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依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等标准规范要求,整个医院信息化规划需按照信息系统等级保护三级设防。

二、调研内容

结合HIS系统升级需求,包含但不限于从以下方面进行汇报:

1. HIS系统产品介绍

① 技术架构和兼容性等方面(国产化适配情况等)

② 硬件架构:服务器存储、网络要求、终端适配等

③ 性能与稳定性:

系统并发处理能力(支持同时在线用户数、峰值时段处理能力)。

响应时间要求(如操作延迟不超过X秒)。

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备份频率、恢复时间目标RTO/RPO)。

容灾方案(双活/异地灾备)。

④ 安全与合规:

数据隐私保护(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医疗数据安全规范等)。

权限管理:角色分级授权、操作日志审计、数据访问控制。

系统安全认证(等保三级/四级要求)。

数据加密与传输安全(如HTTPS、数据加密存储)。

⑤ 用户体验:

界面交互设计(简洁性、易用性、操作逻辑合理性)。

多终端适配(PC、移动设备、自助机、大屏等)。

错误提示与帮助机制。

2. 业绩情况:

① 公司资质:

注册资本、行业经验、相关案例(同类医院项目成功案例)。

软件著作权、ISO认证、医疗行业资质证书。

② 产品评估:

产品成熟度、市场占有率、兼容性测试报告。

定制化开发能力与周期评估。

 

3. 实施方案:

① 项目周期与时间计划

② 调研、开发、测试、上线方案及各阶段时间节点。

③ 数据迁移与系统切换过渡期安排。

4. 服务方案:

① 供应商项目团队人员配置(项目经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运维人员等)。

② 驻场服务配置

5. 后期运维:

① 系统日常运维(故障响应时间、巡检频率、性能优化)。

② 版本更新与补丁管理(定期升级机制)。

③ 驻场服务配置

④ 服务级别协议(SLA):故障处理时效、服务可用性承诺。

⑤ 技术支持渠道(电话、远程、现场支持)。

⑥ 免费维护期与续费模式。

6. 其他增值服务等内容:

① 政策合规性:

是否符合国家/地方医疗信息化政策要求(如电子病历评级、互联互通标准等)。

② 知识产权与责任:

系统源代码归属、数据所有权、责任界定条款。

③ 用户培训方案(分角色培训、操作手册、视频教程等)。

④ 技术文档(系统设计文档、接口文档、运维手册等)。

⑤ 其他服务承诺